首页 ==> 一大堆书 ==> 查看信息 |
作者:teddybear@www.hugbear.net http://www.tianya.cn/publicforum/content/funinfo/1/1762434.shtml 『娱乐八卦』 [八卦江湖]来八冯梦龙《古今笑》里的囧人囧事吧,老冯是古往今来第一八公 作者:温顺月熊 提交日期:2010-1-6 6:35:00 访问:65709 回复:532 闲言碎语不要讲,先来个《岳神戏梦》。 浮碧山东岳神极其灵验,有问必答,百答百中。有父子二人同一科参加考试,赴考前向东岳祈祷,问问自己能考上不。山神托梦给父子俩,说:“你们去问秦枣三的娘子就知道了。”二人醒来还是稀里糊涂,因为他们根本没听说过秦枣三是谁。 两人疑惑不解的下山来,看见一个乞丐婆子在河边洗衣服,想上前打听一下,没准秦枣三是附近的名人高士。 父亲很有礼貌的问:“请问夫人,秦枣三的娘子是哪一位?” 不料妇人怒容满面:“你问这个干嘛!” 原来秦枣三是此地一位年轻俊美的未婚少年,这位妇人与之有奸情,虽然不是明媒正娶的老婆,却被人戏称为“秦枣三的娘子”,因此被人公开说破,不免恼羞成怒。 父子俩当然不知道怎么回事,儿子还继续问:“我想向她问问我们父子俩谁能考中。” 妇人骂到:“入你娘的到会中!”(这个“入”字甚好,极有画面感,比现在的日啊、干啊、操啊好多了。) 当然,果然,父亲考中了,儿子落榜了。 哈哈,再来一个《婆奸媳》。 万历年间,有一家儿子成亲之后没分出去单过,还跟父母住在一起,不过儿子常年在外经商,只有儿媳妇一个人在家侍奉公公婆婆,温顺体贴,孝顺至极,于是婆婆怀疑儿媳跟老公公有奸情。 一天半夜,婆婆穿着公公的衣帽,偷偷潜入儿媳的房间,掀帐揭被搂抱之,本想以此试探儿媳。儿媳竭力反抗,无法挣脱,愤怒,用双手指甲狠狠的挖来人的脸。婆婆痛极,这才离去,第二天只好托病不起,无法见人。 儿媳悄悄回家,向自己的父亲诉说自己遭受公公的侮辱。而老丈人到亲家一看,老公公的脸上完好无损,并没有伤痕。老丈人回家责怪女儿撒谎,心中怀疑另有隐情。儿媳妇羞愤自尽。 女方家告到官府,老公公难以证明自己清白。邻居说婆婆脸上有伤痕,婆婆被带到官府大堂上受审,终于吐露实情。 围观群众遂称此案件为“婆奸媳”。 再来一个BH的,《罗长官》。 还是万历年间,京城有个妇人,老公在外打工,她跟一个姓罗的城管通奸,呼之为“罗长官”,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矛盾,俩人分手了。 妇久旷欲动,乃择胡萝卜润之,每寝,执以自娱,快意处亟呼萝卜为“罗长官”。(此段为原文,字字精妙,假如写成现代文就风情全失了。) 邻居听见了妇人的叫床声,都以为她跟姓罗的和好了。 街里有个恶少,对妇人的美貌垂涎已久,百般调戏而妇人坚决不从,恶少怀恨在心。这天,妇人的老公回家来,夫妻同床共枕,妇人当然不能再用胡萝卜,也不再高呼“罗长官”。恶少听见屋里没声,以为罗城管没来,妇人独睡,因此带刀潜入,企图逼奸妇人。结果恶少往床上一摸,俩脑袋,恶少以为还是罗城管,大怒,将床上二人乱刀砍死。 官府难以断案。邻居提供线索,以前妇人天天晚上呼喊老相好罗长官,只是没见过姓罗的其人。 官府判决罗城管因妒杀人,重罪,罗城管极力喊冤,却难以辩白。 恶少回到家长吁短叹,恶少的老婆问明原因。恶少的老婆也与人通奸,奸夫就藏在床底下,全都听见了。奸夫本来正打算杀了恶少霸占恶少的娇妻,正好趁此向官府举报。 结果,恶少罪有应得,罗城管沉冤昭雪,奸夫如愿以偿。 (这个恶少恶得太窝囊了,周围这帮邻居太八卦了。) 《古今笑》里面不光是平民百姓家的狗血彪悍淫荡八卦故事,我更喜欢的是那些历史名人伟人的边角余料小故事。这是一个关于隋唐名将杨素、杨玄感父子俩的故事。 杨素手下有个叫侯白的才子,就像曹操和杨修的关系,侯白的文采机智也不比杨修差。侯白口才特好,杨素最喜欢听侯白五湖四海胡编乱泡瞎嘚吧,每次侯白一来,杨素就命令侯白讲故事。 有一次,侯白从早到晚说了一整天,口干舌燥,筋疲力尽,杨素才肯放他回家。没想到侯白刚出杨家大门,正碰见少爷杨玄感。杨玄感拉住侯白:“侯秀才,给我讲个笑话呗~” 侯白实在推脱不掉,只好讲到: 从前有个老虎在山林里觅食,看见一只刺猬躺在地上,肚皮朝天,以为是个肉球,于是一口咬下去。不料刺猬忽然卷成一团,扎住老虎的鼻子,老虎吓得拔腿就跑,一直跑进山里,又累又困,实在熬不住了,倒下睡着了。刺猬才放开老虎的鼻子,自己溜了。老虎醒来,发现刺猬没了,很高兴,快快乐乐的走到一棵栗子树下,看见地下有个大栗子(只认识糖炒栗子的tx自行搜索一下栗子刚从树上掉下来啥样)。老虎对栗子施了一个大礼,恭恭敬敬的说:“我刚才遇见了令尊大人,我可遭老了罪了,请小公子放我一马吧!” 明代宰相袁福徵跟两个政府官员一起坐在宾馆里闲聊。 一个官员说:司马相如跟大美女卓文君在一起,朝朝暮暮、卿卿我我、如胶似漆,实在是爽死了。 另一个官员感叹道:可惜他后来受了宫刑,那就一点也不爽了。 袁福徵闭着眼睛摇摇头:温公(砸缸那个)要是听见你俩说的,九泉之下非得吓活过来不可。 古代的妒妇! 唐中宗的女儿宜城公主,嫁给裴选。裴选在外面包了个二奶,宜城公主派人把二奶抓来,割掉耳朵和鼻子,又把阴皮剥下来(看得我好疼!),贴在驸马脸上,让驸马就这么脸上蒙着阴皮出去处理公务。其他官僚见了惊骇而暴笑。(那个阴皮看起来跟其它地方的皮有什么区别吗?)皇上知道这件事,大怒,将宜城公主降为郡主,驸马贬职。 刘秀曾经曰过,仕官当作执金吾,可是刘秀肯定不知道,当官的千万别当拾遗,哪怕你能够流芳百世,尤其当你有可能流芳百世…… 温州有“杜拾遗庙”,供着流芳百世的诗圣杜甫,结果传来传去,变成了“杜十姨”,雕像也重塑成了妇人像。乡民以为“五撮须相公”没有老婆,就把庙也移到附近,将“五撮须相公”与“杜十姨”配为神仙眷侣。五撮须者,伍子胥也。 江陵村供奉伍子胥,呼之为伍髭须,塑成五个高大威猛的伟丈夫像,每人都有一副华丽丽的大胡子。祭祀典礼上,祷告着一髭须、二髭须、三髭须、四髭须、五髭须,方才作罢。 阆州有“陈拾遗庙”,供陈子昂,很不幸的又演变成了“陈十姨”,塑为女像,尊崇供奉十分严格。 京城,怎么又是京城,没说哪个朝代,估计是明代,北京。 一个小尼姑跟一个男子偷情,小尼姑想让男子留下来长长久久的陪伴自己,男子不同意。于是小尼姑把男子灌醉,趁机把他头发剃光,当作自己的弟子留在身边养着。男子光着头,没法出去见人,只好躲在尼姑庵里。 后来这位男子的妻子追踪到寺庙,把丈夫救走了。男子十分后悔,请求妻子不要告诉别人,自己先在家里藏一段时间,等头发长长了再出门。 这家的儿子在外经商,儿媳妇在家侍奉公婆。(莫非这是明代京城家庭的典型结构?)儿媳妇只知道老公公外出不归,不知去向,不知道公公已经回家了。 儿媳妇很奇怪老婆婆每顿饭能吃两个人的饭量,又总是听见婆婆房里有人说话声,于是儿媳妇在墙上凿了个洞偷窥,正看见老婆婆跟一个光头和尚同被而眠。 儿媳妇很气愤,就都告诉自己的丈夫了。儿子大怒,拎着刀闯入母亲房中,摸到两个头,一个是光头,必定是秃驴,手起刀落,脑瓜落地。母亲惊醒,想要阻止,可是已经来不及了。母亲说明缘故,儿子一看,果然是自己的父亲,追悔莫及。 官府断案:虽然儿子不是故意忤逆弑父,不过就算母亲有奸情也不该儿子杀人。儿子死罪斩首。 司马光的故事,小时候只知道司马光会砸缸,长大之后了解历史,看过司马光的文章,才知道,他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,我没有别的言语来形容了。 司马温公夫人,元宵夜欲出观灯。公曰:“家自有灯。”夫人曰:“兼看游人。”公笑曰:“我是鬼?” 这一段也是原文,寥寥数字,司马光非常可爱啊。 再来一个荆公的故事,王安石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啊! 荆国公的夫人吴氏,有洁癖,跟相公不合。(不合,应该指的只是在洁癖方面不同,难道王安石很不讲卫生?) 王安石在江宁,辞官归家。以前住的是政府提供的官员府邸,府里摆的用的也都是公家的东西,以后就要搬回自己的宅院去了,只是还欠着一个公家的藤床,由吴夫人用着。官府派人来索取藤床,可是王家上下人等都不敢跟夫人说。 于是王安石光着脚,不穿鞋袜,在地上踩了一圈就直接上床了,又在床上躺了好久。 吴夫人一看,这床好脏、好恶心啊,不能用了!赶紧命人还给官府。 吴夫人曾经亲手为大女儿做衣服,想送给小外孙穿,绫罗绸缎已经裁剪好了,忽然发现旁边趴着一只猫。吴夫人把这堆衣服扔到浴室里,任其腐烂成垃圾,也不再送人。 王维,洁癖甚重!居住在辋川时,地面容不得一粒尘埃,每天得用十几把扫帚扫地。家里有两个童子,专门负责绑扫帚的,就这么着有时候扫帚还不够用。 曹丕纳了袁绍的儿媳,袁熙的老婆,传说中的秋水洛神甄宓。 孔融给曹操写信:武王伐纣成功之后,把妲己赐给周公了。 曹操想,孔融读过那么多书,见多识广,必然确有其事,于是就信了。(真是个实诚孩子。) 后来曹操问孔融这是怎么回事,孔融说,照现在这么看,当初想必也曾经有过那么一段吧。 小时候光知道孔融让梨,还分不清孔融和恐龙。长大之后才发现,孔融也是个人物啊!下面出自《世说新语》。 孔融十岁那年,跟父亲去洛阳,当时洛阳的李膺声名显赫,如日中天,要想拜访李膺,除非你是当世的才俊英杰,或者李家的亲戚,否则看门的根本不给你通报。孔融就说了:“我是李家的亲戚。”于是得见主人。 李膺肯定不认识孔融啊,就问:“我跟你有啥亲呐?” 孔融说:“我的祖宗孔子,跟你的祖宗老子,是师徒关系。”因为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嘛。孔融是孔子后代,李膺跟老子只是都姓李而已。 在场的主宾都大感惊奇。 过了一会,另一个名人大官陈韪来了,有人就跟他说孔融多么多么神奇。陈韪淡定的说:“别看他小时候这么聪明过人,长大了不一定能有什么本事。” 孔融对陈韪说:“想必先生小时候聪明过人。” 陈韪脸红了…… 逮捕孔融的消息传出,朝廷内外惶恐不安。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,小儿子八岁,小哥俩还在玩游戏,一点也不慌乱。孔融问来抓自己的使者:“我希望我的罪过由我一个人承担,我的两个孩子能否保全?”孔融的儿子不慌不忙的对答:“父亲可曾见覆巢之下尚有完卵?”没多久,两个小孩也被抓走了。又过了没多久,满门抄斩。 这俩小孩,实在是太有气度了! 上面孔融俩孩子的故事也是《世说新语》里的。 回到《古今笑》,再发一个我最喜欢的,今天就收工。 张凤翼,明代戏曲作家,最著名的作品是《红拂记》,讲红拂女和李靖的故事,跟前面那个很囧的杨素也有关。 除了写剧本之外,张凤翼的著作也很丰富,比如《文选纂注》,当他写好了,刻版印刷之时,有个士大夫前来质问他:“既然叫“文”选,为什么不光有文章,还有诗?既然有诗,还能叫《文选》吗,啊?” 张凤翼答:“书是昭明太子写的,与我何干?”(我只是个打酱油的) 士大夫接着问:“昭明太子在哪呢?” 张凤翼答:“早就死了。” 士大夫道:“哦,既然已经死了,那我就不追究他了。” 张凤翼:“就算他还活着,你也没法追究他。” 士大夫:“为什么?” 张凤翼:“人家读书读得多。” 欧阳修讲了一件事:有个人生病了,去看医生,医生问他怎么得的病,病人说,自己乘船,遇到风浪,受惊,因而生病,医生就弄来一个使用了多年的旧船舵上的舵轴,由于长年累月被舵手握在掌中,已经浸透了汗渍,从舵轴上刮下一些粉末,和上其它几味草药,让病人喝下去,喝完就痊愈了。如今的医书上也有记载,将旧竹扇碾成粉末,和药服下,可以止汗。 欧阳修说:“医生凭空臆想,开出这种药方,乍一看似乎是儿戏,不可当真,不过有人试了却很灵验,不知道这是什么医理。” 苏东坡听了大笑道:“把笔墨烧成灰,读书人喝了,能治懒惰糊涂吗?以此类推,喝了伯夷叔齐的洗澡水,可治贪婪,吃了比干的残汤剩饭,可治奸佞,舔樊哙的盾牌,可治怯懦,嗅西施的耳坠,可治恶疾?”(唯有西施的典故没看懂,不过耳洞都是臭哄哄的吧?) 欧阳修听了也哈哈大笑。 这个故事记载于《东坡志林》,苏东坡乘船路过颍州,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这里跟欧阳修一起谈天说笑。而此刻,欧阳修已经过世十九年了,苏东坡自己也屡经贬谪。 欧阳修曾经说过:我小时候,有个和尚给我相面,他说我耳朵比脸白,将来要名满天下,但是嘴唇跟牙床分开,所以有事没事都容易遭人毁谤。现在看来,那个和尚说的都很灵验啊! 欧阳公耳朵比面色白,世人有目共睹,至于唇齿分离,没人敢仔细问,所以不知道他的牙齿长什么样。 此事也出自《东坡志林》。 “名满天下”与“无事得谤”,正如郭德纲所说,说相声的,你说的不好了,观众骂你,你说的好了,同行骂你,总之都是挨骂,你选择挨观众骂,还是挨同行骂? 关于倪瓒招妓的故事,《古今笑》写得很形象。 倪瓒平常很少有哪个女人能让他看顺眼,忽然有一天觉得金陵赵歌姬还凑合,就留下来过夜。当然,倪瓒怀疑赵歌姬不干净(事实上,全世界的人就没有他认为足够干净的),让她去洗澡,洗完了,上床,从头摸到脚(我怀疑这不是xxoo的前戏,而是在检查赵歌姬洗没洗干净),一边用手摸,一边用鼻子闻,摸到阴部,嗯,不干净,再去洗,洗完回来继续摸、闻,不干净,再去洗……如此折腾了四次,天亮了,没x成。 倪瓒嗜茶,他家最好的茶叫“清泉白石”,只给档次最高的客人喝。 有一位客人屡次来访,请求拜见倪瓒,坚持了一个月,倪瓒觉得他还算诚恳,就答应接见这位客人。 但见来客丰神飘洒,一表人才,貌似品位不俗,倪瓒挺高兴,于是命家人献上“清泉白石”,相当于给此人最高规格的接待。 没想到,这位帅哥客人正好口渴得要命,两口就把茶喝干了。倪瓒见状,自己也不喝了,把茶杯一撂,进入内室,再也不出来,只叫下人送客。 客人大惑不解,刚才还谈得好好的,不明白自己怎么忽然得罪了主人,便请求主人解释。 倪瓒道:“见了我的‘清泉白石’而不能慢慢品味的人,一定不是雅士,我不跟俗人来往。” 倪瓒有一座清秘阁,从不让外人进去,有一匹白马,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。 有一次,倪瓒的母亲生病了,请葛仙翁来诊视,当天下着大雨,葛仙翁一定要骑着白马来。倪瓒答应了,葛仙翁骑上白马,在泥水坑里乱踩,人和马全都脏得一塌糊涂。等到了倪家,葛仙翁先不看病人,先要去清秘阁看看,倪瓒不敢拒绝。葛仙翁穿着雨鞋就进去了,随地吐痰,把古玩珍宝、书籍画卷全部翻了一遍,又随手丢弃,将阁内折腾得一片狼藉。 倪瓒从此将清秘阁废掉,自己终身不再踏入半步。(不知道他把白马怎么样了……) 不过可以看出来,倪瓒是一位孝子,不管有怎样怪癖的性格嗜好,最基本的人伦道理却没有废弃。所以这些人物可以供我们津津有味的八卦,同时又不失崇敬之情。 米芾跟倪瓒差不多,也是个癫狂痴怪之人。 有一次苏东坡在维扬宴客,请的都是当世名士,米芾也在座。酒喝得差不多了,米芾忽然站起来:“世上的人都说我米芾疯疯癫癫,今天我要听听苏子瞻的意见!” 苏东坡淡定的回答:“我赞成围观群众的观点!” 周仁熟跟米芾交情甚好。 有一天,米芾说:“我新得了一方砚台,绝非世间凡物,实乃天地精华聚成,一直深藏不露,专门等着我来识货。” 周仁熟说:“你这个人虽然号称见多识广,但是其实你淘换来的那些东西吧,有一半是假的。你就爱自吹自擂罢了。” 米芾就翻箱倒柜的把宝贝砚台请出来,周仁熟也站起身,要来手巾,把双手好好的洗了两遍,擦得干干净净,做出毕恭毕敬观赏砚台的样子。米芾十分高兴,捧出砚台,周仁熟连声夸奖,赞不绝口,说道:“实在是宝贝,不知道研墨如何?” 米芾命人取洁净水来,水还没到,周仁熟抢先吐了两口唾沫,借着唾沫星子磨墨。米芾脸色大变,道:“你这人怎么先恭后倨啊!砚台脏了,不能要了!”于是周仁熟把砚台拿回家了。 其实周仁熟并非使诡计赚取米芾的砚台,他只想开个玩笑。可是他后来再把砚台还回去,米芾坚决不要了。 讲个《镜花缘》里的笑话吧,虽说后半部有点作者掉书袋的嫌疑,不是嫌疑,简直是已经定罪了,不过里面好玩的东西还是很多,特别是孟紫芝,应景的笑话出口成章,在当年姐妹们就说她可以上台演三花脸都不用化妆,要在今天保证是德云社的台柱子。 背景是一百名才女行酒令,这是个极其高雅极其有难度的酒令,说不出来的可以唱歌跳舞讲笑话都行,反正是才艺表演,很多才女都拜托孟紫芝帮她们出节目,紫芝那里就欠下了不少笑话,但是她不会立刻讲,而是要等到最合适的时候。 比如有个才女说:“咱们的酒令这么好,这么难,古往今来独一份,应该刻版印刷传出去,流芳百世。” 孟紫芝忽然说,该我讲笑话了: 从现有个私塾先生,什么都好,就是喜欢放屁,又大又响,讲经论史的时候放屁被学生听见当然是大大的不雅不敬,所以他就想了个主意,在椅子上刻了一个洞,让屁气悄悄的放出去,不会发出巨大响声。但是其实学生们都知道。 有一天先生临时外出,学生都在背书,正好东家老爷过来看看,一看椅子上有个洞,就问怎么回事,孩子们就告诉他了。 东家老爷说:“这椅子是名贵的木材做的,价值连城呢,等先生回来你们告诉先生,以后屁可以随便放,但是板可千万不能胡乱刻啊!” 宋代人,李退夫,言行举止与俗众迥异,住在京城北边。 李退夫在自家院子里种香菜,民间有个土法子,传说你对着香菜念叨污言秽语,香菜就会生长茂盛。(啥是“污言秽语”呢?怎么才能把污言秽语骂出花样来呢?随便哪个论坛随便哪个版随便找个掐架帖子看看吧,保证让想种香菜的人受益匪浅。) 李退夫洒下香菜种子之后,偷偷摸摸、鬼鬼祟祟的念叨:“夫妇之道,人伦之本。”反反复复,连续不断。(看来他真的很盼望自家的香菜大丰收。) 正在这时候,有客人来了,李退夫去会见宾客,命儿子继续在地里给香菜念咒语。 李退夫的儿子便更加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念叨:“就是我爸刚才说的那种事,就是我爸刚才说的那种事……” 再后来,有的文化人提起云雨之欢,就用“种香菜”来代替。 前面有一个周仁熟骗取米芾砚台的事。 宋徽宗在艮岳,召见米芾,让他写一扇大屏风,就把龙书案上的御用笔墨给他用,米芾写完之后,捧着砚台跪下了:“这砚台已经被微臣玷污了,不配再给皇上您老人家使用了。”徽宗大笑:“行了,送给你吧!” 下面这个故事我觉得真是帅呆了。 主人公:苏东坡、刘攽 苏东坡,不用说了,大家都认识。 刘攽,字贡父,反对王安石变法,政治命运可想而知。跟司马光合伙撰写《资治通鉴》,才能不言而喻,他负责的是两汉老刘家的相关内容。 背景:乌台诗案 这件事说白了就是苏东坡挑了个头写诗讥讽王安石新政,结果自己遭贬。而刘攽因为和了苏东坡的诗,被罚款,破财了。 两个人都被贬来贬去,最后又凑到一起当了一对小小官,此时,刘攽老了,又得了癞疾,鼻子塌陷,够倒霉的了。 刘攽先讲了一个故事: 前不久在曹州,有个小偷半夜闯进一户人家,可惜这家实在是太穷了,根本没啥值得一偷的东西,只剩几本破书,本着“贼不走空”的原则,这小偷还是卷走了一本破书,书里就是几首穷酸读书人写的酸诗。 小偷随便找了一个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,把偷来的书销赃了,总算换了两个铜子。不料收赃的这个老板对书里的诗一见钟情、如获至宝、爱不释手。 很快,盗窃案败露,小偷被捕,官吏顺藤摸瓜找到收赃的老板,要追回赃物。老板拿银两贿赂官吏,请求晚几天再还书,自己先把里面的诗抄下来。官吏着急办案,催促老板赶快还书,就问他抄书干嘛用,老板说:“这书里的诗写得太好了,我太喜欢了,我要记下来,以后和他几首。” 官吏道:“贼诗,不值一和!” 苏东坡说道:“我自幼熟读诗书,也知道那么一两个故事。” 有一次孔子外出,子路和颜回也在大街上闲逛,忽然远远的看见孔子从街对面走过来,两个人立刻想到,赶紧躲一躲吧,见了老师得麻麻烦烦行一堆大礼不说,万一老师一问,作业写没写啊,课文背没背啊,在街上逛什么逛啊!答得不好又得挨一顿臭骂。子路身形矫捷,蹭的一下就爬到树上去了,颜回脑子慢,动作也慢,东瞧西看实在没地方藏了,只好躲进一个大街上所谓的“石幢子”里去。(这个石幢子应该是一种佛教建筑,类似佛塔。) 后来,老百姓因为贤者颜回曾经莅临此石幢子,因此石幢子不能再叫石幢子了,得有个好名,就叫“避孔子塔。” 什么意思?鼻孔子塌! (下面这个故事可能与正史略有出入,不过八卦八卦嘛,认真就没意思了。) 薛奎,是个好官,是个好人,也是个好父亲,生养了五个女儿,欧阳修先娶了薛家三女儿,后来又娶了薛家五女儿,前后两任夫人是亲姐妹。而老薛家的四女儿嫁给了王拱臣。(这个王拱臣做过什么事呢?《岳阳楼记》里面那个滕子京,最开始在任上,公家的钱花得有点不明不白,遭弹劾,贬官,就是王拱臣又上书说,罚得太tmd轻了,于是,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就谪守巴陵郡去了。) 先算算王拱臣和欧阳修的关系,王拱臣有“旧女婿为新女婿,大姨夫作小姨夫”之戏言。 欧阳修曾经嘲讽刘原父老夫少妻,梨花压海棠,于是刘原父就讲了一个故事,对欧阳修以牙还牙。 从前有个私塾先生,教小学生们读《诗经》,其中有“委蛇委蛇”一句。(这首诗可能大家不熟,不过现在还有个常用的成语叫“虚与委蛇”大家应该知道怎么读吧。) 小孩子开始不懂,就读做“wei she wei she”,先生生气了:“‘蛇’字应该读作‘姨’音,以后不许再读错了,谁再读错,打手板!” 第二天,有个小孩来上学的路上看见卖艺乞讨的戏人在耍蛇,看入了迷,直到午饭后才到学校。先生很生气,问他为什么迟到。 小孩子说:“我在路上看见一个玩姨的人,我就跟大家一起看了。他先玩大姨,再玩小姨,所以我迟到了……” 连欧阳修听了都忍不住暴笑。 (按史料记载,应该是欧阳修娶了薛四姑娘,王拱臣娶了大姨小姨。) 沈周,明代画家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(就是红楼梦宝琴立雪那段提到的仇十洲)齐名。1991年,苏富比以8.8万美元卖出一幅画作,佳士得以6.5万美元、2.8万美元成交两幅书法作品。 沈周曾经画了一幅《五马行春图》赠给一位太守,当然画的就是这位太守出游。太守见了大怒道:“我堂堂太守出行,难道就没有一位随从跟随?成何体统!” 沈周听说了,另外又画了数位随从送上,而且解释道:“无奈一匹绢太窄小,只能画得下最前头的三对开道的。” 太守转怒为喜:“不错不错,已经足够了!” (其实这个太守蛮狡猾的,沈周的东西当然多多益善,别说画了几个随从,就算写着“不可随处小便”的纸条,要能留到今天,也算古董文物艺术珍宝,太守的子孙后代有福了。) |
相关类型: | |
熊的读书笔记(共99条信息) |
|
相关信息: | |
《“爱丽丝·镜城”杀人事件》-北山猛邦 《史努比全集》 《小妹妹》-雷蒙德·钱德勒 词牌 《西蒙.亚克的使命》-爱德华.霍克 |
绫辻行人(之二) 《魔手》-阿加莎·克里斯蒂 《哈利.波特》系列 《五盒之谜》-约翰.狄克森.卡尔 《古代汉语(第一册)》 |